2020-11-04 09:22:30 点击:
在历史文献记载中,有三个和钧瓷有关的术语:花瓷、钧州青、三色钧瓷。为了打破目前钧瓷研究的僵
局,有必要对这三个术语的含义加以探讨。略陈己见于此,以就教于当今古陶瓷学界。
需要说明的是,本文是古陶瓷学界的论题,无关乎当代钧瓷。钧瓷艺人完全可以对其产品赋予新的内
容,本文意不在与当代钧瓷的种种说法论是非,而是循名责实,探究历史的真相,与从事古陶瓷研究的同
行们探讨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。
大致来说,“花瓷”是唐代出现的带有彩色斑块装饰的黑釉瓷器。花瓷主要流行于唐代,北宋以后花瓷已
经基本绝迹。“钧州青”指的是钧州地区生产的日用瓷器。“三色钧瓷”指的是钧台窑生产的陈设类瓷器。理清
这三个概念的含义,
经过五代宋初的衰落以后,豫西地区的陶瓷业中唐朝风格的花瓷、白瓷、三彩等品种退出了历史舞台,该 地区窑口起初以仿制越窑秘色瓷器为主,在仿制越器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流行印花或刻花装 饰,胎体轻盈,釉色薄而均匀,呈现豆青色,该地区宜阳窑、钧瓷酒瓶 。邓州窑、清凉寺窑、严和店窑以及陕西地区的耀 州窑等窑口都曾大量生产印花青瓷。其中豫西地区的印花青瓷于北宋后期著称于世,其生产一直延续到金 代。金朝印花青瓷的图案趋于疏朗,器型比较大,和北宋的小巧玲珑不同
明代藏家提出了“钧瓷三色”的概念,用做陈设类钧瓷的审 美与入藏标准。即红若朱砂,青若葱翠,紫若墨色。 简而言之,就是朱砂红、葱翠青、茄皮紫〔图三〕。主要 文献有: 1.张应文(嘉靖、万历)《清秘藏》:“均州窑,红若 胭脂为最,青若葱翠色,紫若墨色次之,色纯而底有 一、二数目字号者佳,其杂色者无足取。” ‹1› 2.董其昌(万历)《筠轩清閟录》卷上:“均州窑,红 若胭脂为最,青若葱翠色,紫若墨色次之,色纯而底有 一、二数目字号者佳,其杂色者无足取。”
上一篇:禹州市神垕镇钧瓷地理标志正式申报
下一篇:钧瓷酒瓶生产1斤钧瓷酒瓶陶瓷酒瓶多少钱